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
报名类别 |
招生专业(类) |
计划数 |
|
A.人文与社科类 |
人文科学试验班(含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
20 |
|
公共管理类(含法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新闻学) |
30 |
|
B.外语类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 |
30 |
|
C.自然科学类 |
工科试验班(含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
40 |
|
工科试验班(含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30 |
|
理科试验班(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应用统计学) |
40 |
|
生物医学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含生物医学工程) |
40 |
|
生物工程 |
20 |
二、报名条件
完成2017年高考报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优良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坚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身心健康,且符合下列报名条件之一的考生均可报名:
|
报名类别 |
报名条件 |
|
A.人文与社科类 |
1.高中阶段在公开发行刊物发表作品、论文或有专著出版的考生(此类考生须按要求额外提交10分钟左右本人对其作品、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的讲解视频);
2.高中阶段参加省级以上作文、演讲、辩论等竞赛复赛获奖考生;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阶段获得“中华之星”国学大赛全国三等奖及以上奖励、中国诗词大会擂主以上荣誉的考生;
4.高中阶段参加地市级以上社会实践活动获荣誉称号考生;
5.对该类专业有浓厚兴趣,具有相关学科特长或潜质的考生(须提供相关说明材料)。 |
|
B.外语类 |
1.高中阶段参加省级以上外语类竞赛获奖考生;
2.高中阶段外语成绩突出,期末或模拟考试外语成绩有2次达满分90%以上成绩的考生;
3.对该类专业有浓厚兴趣,具有相关学科特长或潜质的考生(须提供相关说明材料)。 |
|
C.自然科学类 |
1.高中阶段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科技创新等竞赛的获奖考生;
2.高中阶段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的考生(此类考生须按要求额外提交10分钟左右的本人讲解视频,详细介绍其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相关实验过程以及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3.对该类专业有浓厚兴趣,具有相关学科特长或潜质的考生(须提供相关说明材料)。 |
自然科学类限理工类考生报考,人文与社科类、外语类招生专业限文史类考生报考。考生可选择自然科学类、人文与社科类、外语类其中一类报名,不得兼报。
对上海市、浙江省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与我校在上海、浙江公布的2017年同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相同,报名不分文理。江苏理工类考生专业选测科目为物理,文史类考生专业选测科目为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等级要求选测为AB,必测为4C1合格。
三、报名程序
考生须通过教育部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zzbm)进行报名,上传报名材料、查询初审结论、确认考试、打印准考证、查询考核结果等。网上报名及上传材料截止4月5日。上传材料包括《东北大学2017年普通自主招生申请表》(网报成功后通过系统打印并由本人亲笔签名、中学审核盖章)、个人陈述、符合报名条件的各种证明材料(获奖证书、荣誉称号、论文等)、推荐信等。上传至报名系统的申请材料要求真实、准确、清晰,所有材料均须加盖中学公章。我校不接收纸质报名申请材料。按要求录制完成的视频请发送至ddzsb@qq.com邮箱。
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在对真实性负责的基础上可实名向我校提供推荐材料。推荐程序为:学生在报名系统中填写推荐人信息后,报名系统向推荐人发送电子邮件,推荐人按电子邮件中的要求下载推荐信模板,亲笔填写完成后扫描上传至报名系统。
四、选拔程序及优惠政策
1.初审
我校组织专家对所有申请材料进行材料审核和资格初审,确定参加考核的初审合格考生名单,并于4月30日前在报名系统和东北大学招生网公布。
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申请考生适当倾斜。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和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和省级赛区一等奖,入选中国科协和教育部推出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中学生英才计划”)的考生优先获得初审合格资格。
2.办理考试手续
初审合格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系统确认参加考试并打印准考证。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或未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考试资格。
3.考核
初审合格考生持身份证、准考证参加我校组织的考核。考核分类别进行,考核方式为面试和笔试。考核重点为报考类别相关的学科特长基础和创新潜质,包括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想象力,逻辑思维、审辩式思维以及表达、组织、应变与团队协作能力等。
考核时间为6月11日左右(具体时间将于6月1日后在东北大学招生网公布),地点在东北大学校内。
4.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及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等级:
A等(一本线录取):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一本线”,下同)或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
B等(降30分录取):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生源所在省份同科类模拟投档线分数下30分以内,且达到一本线以上。上海市、浙江省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市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上20分。
说明:模拟投档线由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按教育部规定方法测算生成。对合并本科批次或实施高考改革试点的省份,“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划定执行。
我校按照“宁缺毋滥、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笔试和面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名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资格考生名单、等级,总分前50%左右为A等。入选资格考生名单、等级和可录取专业(类)范围在东北大学招生网、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五、录取
经公示无异议的自主招生入选资格考生,须按考生所在省级招办(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和我校要求有效填报自主招生志愿,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获优惠政策要求方可录取。录取专业(类)由我校综合考虑考生的高考成绩、特长潜质、专业志愿及各专业实际录取情况,在公示的其可录取的专业(类)范围内进行安排。对未能满足专业志愿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调剂到公示的其可录取专业(类)范围内的其他专业(类);对未能满足专业志愿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各专业(类)招生计划将视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按专业大类录取的考生,入学后需参加相应学院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考生获得的具体录取优惠政策及其可录取的专业(类)范围以阳光高考平台公示为准。
六、监督约束机制和申诉渠道
1.东北大学自主招生工作在东北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招生办公室统筹组织,相关学院专业参与实施。
2.严格遴选初审、命题专家和面试评委,严格工作人员选聘。将师德高尚、作风正派、廉洁自律作为遴选主要标准。严明工作纪律,强化岗前培训。
3.报名材料和评审专家“双随机”确定,每份材料多人评审。面试专家和考生“双随机”确定,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严防暗箱操作。
4.初审合格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名单均由学校招生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并及时公开公示。
5.考生、推荐单位或个人应如实推荐和报送相关材料。如有弄虚作假或故意隐瞒等违规违法行为,依据国家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6.学校纪委办公室[监察室]进行监督,监督申诉电话:024-83687318。
七、联系方式
单位:东北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邮编:110819)
咨询电话:024-83687392 传真:024-23891272
招生网址:http://www.neuzs.com
电子邮箱:ddzsb@mail.neu.edu.cn
八、其他
1.本简章由东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2.我校自主招生所有测试信息仅在东北大学招生网及阳光高考平台上发布。我校未举办任何形式的自主招生培训,也未授权任何机构、个人举办任何形式的自主招生培训;在报名、考试和录取过程中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赞助费或其他费用;任何机构、个人以东北大学或东北大学师生、评委等名义擅自举办的自主招生相关培训均为侵权行为,我校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